西南大旱追问:7000万亩桉树是“抽水机”?
西南大旱追问:7000万亩桉树是“抽水机”? 更新时间:2010-4-3 0:04:53 本报记者 蓝 姝 周开平 特约记者 可可 广东 广西 云南报道
红褐色的树干笔直高挺,宽阔的树叶在风中摇曳。
从广州往南宁方向,进入广西境内,这种叫做桉树的速生树随处可见,不仅占据了很多山头,宽阔平整的旱地里,也时有整齐的方块形桉树林,连村庄房前屋后也被桉树填满。
而现在,广西这个全国最大的桉树速生林基地,正在遭受旱灾的残酷考验。根据气象干旱国家标准,广西109个县市中有106个出现干旱,3月29日,浦北、博白等8个县出现特旱。
关于部分重灾区因为政府大种桉树引发的“人祸”争议也蔓延开来。《华夏时报》记者奔赴云南、广西等桉树种植主要基地,采访发现,始于2003年的那场经济利益刺激下的全国大种桉树高达7000万亩潜伏巨大后患,大规模滥植的桉树正在让环境付出惨痛的代价。
桉树种植地灾情严重
“旱呀,50多年来从来没有这样啊!”70岁的云南陆良县村民张德满神情疲惫,眼前的大莫古镇德格海子水库原本储水160万立方米,如今已经干涸,一条条深褐色的裂缝像一道道伤口。
顺着老张的手指望过去,前面山顶上的树木已经变成黄色。而在云南活水乡、龙海乡更是大面积出现树木死亡现象。这让不久前到此调研的云南省林业厅副厅长冷华都感叹不已,他跑遍了大半个云南,在陆良第一次见到树木死亡的现象。
陆良县种有23万亩连片桉树,陆良的计划是力争2010年完成30万亩速生桉树基地建设。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广西林业部门以桉树种植为主的林改典范“钦北经验”、“浦北模式”、“百色典型”和“藤县做法”所涉及的浦北、百色、藤县分别成为旱灾重灾区。
在记者连日来奔赴广西多处桉树种植基地的实地调查中,有些桉树种植地区尽管旱情相对较轻,但当地老百姓对于种植桉树后出现的一些现象表现出担忧。
距南宁市东北50公里的昆仑镇,是我国西南地区最普通的大规模播种按树的乡镇之一。昆仑镇再往西北十公里,有一个叫岩坡的小山村。“我们村有3000多亩按树林,加上附近几个村的桉树林,有几万亩。”60多岁的岩坡村村民谭贵武告诉记者。
随着桉树林的大规模种植, 修路的机械开进村后的大山,一条公路修到了山顶。大片的松树林倒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年比一年高的速生桉树林,葱葱郁郁的桉树疯了似的生长。两年后,村里发生的变化让谭贵武们吃惊。
“每一棵桉树一年要施肥两三次,每次要施近一包化肥。”谭贵武说,猛量施肥是桉树快速生长的保证。“这样,4年左右就可以成材收获。”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两年后,谭贵武发现,后山上的飞鸟河鱼渐渐少了。“七星鱼是我们这里的特产,以前后山的小溪很容易就可以捉到,现在哪里还有踪影?那么多化肥铺到山上的土壤里,水质明显被破坏了。”谭贵武称。
岩坡村后山的小溪就证实了桉树对水源的影响,小溪的水量在种桉树后一年一年减少,山下水井的出水量也在一年一年减少。有些地方的井水甚至变成了黑色。
隐患重重
谭贵武们最为担心的还在后边。
现在大规模种植的桉树都是以林权承包经营的方式给一些“外地人”,外地人中有造纸企业的,也有专门做木材与林场生意的老板。岩坡村的村民们担心承包方15年承包期一到,后山的三千亩桉树一光,剩下的荒山怎么办。
“种完桉树之后,其他的植物很难再长。”谭贵武告诉记者。本报记者在桉树林里看到,除了桉树还是桉树,稀疏的桉树叶子盖不住褐红色的土壤,桉树已经将其他矮灌木的空间完全占据。
一位桉树种植者告诉记者,桉树为了维持其快速的生长,对土壤营养吸收也比其他树木快得多。而轮伐期越短,林地营养元素移走得越多。桉树砍伐后,必然导致地力衰退。
而像岩坡村这样的桉树种植基地,在广西相当普遍。按照广西林业局网站公开的资料,到2009年6月,广西全区累计人工发展速生林造林达2891.9万亩,占全国总数的35.15%。此外速生林面积占全年造林总面积的比例也由2001年的24.5%上升到2007年的81.7%。广西还计划速生林种植将来要超过4000万亩。
而在以桉树为速生林主要树种的种植发展路径中,造纸企业幕后出资、当地政府以招商引资名义前台唱戏成为主要的路径。以广西为例,大量的造纸企业与当地政府的投资合作成为直接动力。
广西林业局在阐述2000年当地林业发展状况时披露:“大批中外林业巨头纷纷抢滩广西,投资林业。仅钦州、北海、梧州三大林浆纸项目,投资额就分别达500亿元、220亿元、100亿元。”巨大的经济利益刺激下,桉树种植被当成考核当地林业部门主要领导人的指标与任务,这个任务甚至更具体落实到每个人种多少棵每年种多少亩上。
“压力大呀,弄不好要掉乌纱帽。”一位林业系统人士告诉记者。他临近的一个县在“全省浆纸林工程现场会”后,县林业局局长就换了人,新局长人瘦了8斤才完成了退耕还林暨纸浆林任务。
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下,一些林业系统基层官员和村干部也参与其中,他们成为幕后的承包商,利用对于集体用地的处置权,除了在发包过程中大赚好处外,甚至将一些常年外出打工家庭的承包林以各种名义收回后,种上自己的桉树。
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指标,林权改革名义下的承包与租赁经营大为盛行。随着每年的任务与指标的不断增长,现有荒山、荒地、退耕还林地不够,一通砍伐烧山后,“荒山被制造出来了”。
据悉,国家林业局从2003年开始启动的退耕还林政策,催生了一大批速生林项目的快速上马。海南、云南等都上马了一批与纸浆企业合作的速生林项目。一些地方林业局成立了各种名义下的林业集团与林业公司。
“天灾”背后的质疑
西南旱灾引发了关于是否与桉树有关的质疑和大争论。
在华南农业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热带林木研究专家看来,这种经济利益刺激下大规模种植单一树种的隐患,从一开始就已经埋下,旱灾追问“人祸”只是“将这种隐患激发和宣泄出来”。
对于大规模种植桉树的质疑者们认为,桉树作为外来树种,其本身的生长特点是吸水性高,吸肥力强,对其他的植被具有排斥性,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保持水分的能力很差,土地表面板结,甚至出现土地沙化现象,桉树下寸草不生,而种植过桉树的土壤无法再种植其他植被。由此带来的生态破坏与气候影响不容忽视。
辩护者主要是一些林业系统的官员。他们是当年该地速生林项目的直接推动者。云南省林业厅副厅长3月2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桉树致旱之说无科学依据。
网上的一篇名为《正确认识桉树需要科学理性精神》的非署名文章成为桉树辩护者的代表,文章以20多年桉树研究者的名义,举澳大利亚和中国最早种植桉树基地雷州半岛等例子,称与桉树“‘抽水机’的污蔑相反,桉树林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上发挥的作用,丝毫不比其他树种逊色。”
“今年广西的干旱,绝对和桉树不相干。”广西林业厅办公室一位蒋姓官员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而当记者一提到关键词“桉树”与“环境”,该官员马上表示知道记者要问什么,并以忙碌为由回避了记者的问题,他拿出2006年在南宁举行的桉树研讨会后当地媒体刊发的报道,作为证实桉树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证据。
据了解,桉树带来的生态问题在广西亦有人大代表反映,但广西区林业厅并没有对桉树林对环境的影响做出评估调查。
“这场争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变味了,我不想卷身进入。”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称,任何单一树种的大规模种植都需要考虑对生态的持续影响,桉树在澳大利亚和雷州半岛的成功种植并不意味着在每个地方都适应。更应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与土壤环境,云南、广西喀斯特地形较多,土壤本身就肥力不足。
他称,“雷州半岛桉树基地我也多次去考察,那里气候的一个优点是海洋性气候,总体上水汽比较充分,另外林场的水土涵养与环保管理做的很科学,其他地方是否具有这样的条件很难说。”
而记者采访的另一位桉树质疑者则对记者表示,一些地方政府似乎在讳疾忌医,“他们只是想掩盖问题,桉树大规模种植以来出现的系列问题并未被有关部门重视。一场旱灾所付出的惨重代价还不足以让我们警醒吗?”
一位林业系统基层官员则坦白地告诉记者,桉树出现的问题在于一些地区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和GDP目标,将可持续性发展抛之脑后,活生生就是一场对于土地资源环境的掠夺。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http://www.jingxigui.com/n/80068.html
http://www.jingxigui.com/n/80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