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我国首部“绿色税法”《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取消“排污费”改征“环保税”。依照规定,环保税按季申报缴纳,2018年4月1日至18日是首个征收期,标志着环境保护顺利进入“税”时代。环保税遵循“谁污染谁付费”原则,相较排污费征收更严格规范,更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问题。
毫无疑问,推进绿色发展,关键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我们要让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为此,就得下好功夫,做好文章,谋篇布局全面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征收环保税正是布局中的关键点。当然,我们也必须客观承认,环保税不是万灵药,我们要辩证看待经济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要抓好改革的臂膀,大力地摆臂前进,也要看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并不断改进。
日前,财政部、税务总局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环境保护税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对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量的监测计算、应税水污染物污染当量数的计算、应税固体废物排放量计算和纳税申报、应税噪声应纳税额的计算等问题予以明确。
“费改税”后,生态环境监测单位负责依法对污染物监测管理,税务机关负责依法征收管理,从程序上更加规范,从法律上效应更强。而这样的机制也有利于引导企业既算经济账,也算环保账,鼓励企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增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形成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环保税的“生态意义大于财政意义”。
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环境成本又称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
环境降级成本分为环境保护支出和环境退化成本,环境保护支出指为保护环境而实际支付的价值,环境退化成本指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和为保护环境应该支付的价值。自然环境主要提供生存空间和生态效能,具有长期、多次使用的特征,也类似于固定资产使用特征。这样,由经济活动的污染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的代价即环境降级成本,也就具有“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