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全球效应

经济观察:中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全球效应”

经济观察:中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全球效应” 更新时间:2010-1-13 21:02:37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中国人民银行12日晚间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消息受到海内外普遍关注,并对各资产市场产生较显著影响。总体而言,专业机构对于中国央行的这一举措给予了积极评价。由于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突出,这一举措也引发各界人士对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退出策略”不同等焦点问题的讨论。  全球效应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宣布,从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新年以来,央行已通过提高央票利率回收流动性,以实现预防资产价格过热、管理通胀预期等目标。但从今年第一周的信贷数据看,中国银行类机构的放贷意愿仍很强烈,因此央行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管理银行系统的流动性。  由于这一决定较为意外,包括中国内地股市等在内的全球各资产市场都出现明显波动。包括《华尔街日报》、彭博新闻社、路透社、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金融时报》等海外主流财经媒体也都把这一事件作为要闻播发。  在消息宣布后,欧美股市受到打压。美国股市12日全线下挫,标准普尔500股指收盘跌幅近1%。欧洲方面,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三大股市也均以下挫报收。从各类市场分析看,中国上调准备金率是一个主要的消息面利空因素。  13日亚太股市也出现普跌。中国内地股市及香港市场主要股指明显下挫,日经225指数跌幅超过1%,韩国股市跌幅为1.6%,而澳大利亚股市收市跌0.64%。  受此消息影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也出现波动。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12日下跌1.73美元,收于每桶80.79美元。金属期货市场方面,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期铜价格大幅下挫2.7%,创3个月来最大跌幅。华尔街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中国是金属和能源的主要消费国之一,这一货币政策信号被市场解读为中国对外需求可能减少。与之相关的是,资源出口依赖度较大的国家的货币对美元汇率也出现下跌。  不过,有市场人士指出,中国央行这一举措对全球市场的影响主要还是在消息面和心理面的短期冲击。中国第一创业证券研究所13日发布的报告认为,中国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全球市场的心理影响大于实质影响。由于市场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视为较“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因此心理冲击将在短期内对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造成一定压力。但在目前中国商业银行超额储备金率较高、资金面相当宽裕的情况下,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实属“温和”措施。  明智之举  虽然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负面因素尚未完全消除,但多数宏观经济数据表明经济复苏的基本趋势已经确立。为确保经济复苏势头不被打断,以美联储为代表的西方主要央行近期均表示,低息政策仍将维持一段时间。不过,不少海外专业人士认为,鉴于经济基本面上的差异,中国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根据自身状况作出的及时、明智之举。  全球知名研究机构资本经济咨询公司中国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说:“鉴于通胀压力加大,中国央行此举旨在控制通胀预期。”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的高级分析师布赖恩・杰克森说,中国央行尽早行动“很可能避免了未来被迫进行更严厉的紧缩政策”。  标准普尔公司主权评级部门董事陈锦荣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认为,中国货币当局此举是基于更加明朗的经济增长前景,通过释放调整信号有助于避免未来升息时资产市场等出现过度反应。高盛集团中国经济学家宋宇向新华社表达的观点是:这说明中国政策当局对当前的通胀压力有充分的认识,而且可以相当灵活地调整政策立场来控制通胀。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说:“央行的一系列动作明确表明,政策制定者正履行引导信贷的承诺,避免通胀上升以及资产泡沫。”中信证券公司12日发布的报告将今年中国通胀率预期上调至3.2%。目前市场普遍预计中国2009年12月的通胀率可能达2%。  也有人士担心中国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进而影响全球整体经济复苏进程。不过,中金公司13日的报告认为,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对实体经济影响较小。0.5个百分点的上调将仅锁定约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流动性,因此对资金面影响不大。另外,目前中国实体经济的复苏势头也较稳定,投资、消费和出口均不会受到冲击。  美国银行旗下美林证券公司向新华社提供的分析报告则谈到,这一举措虽然意在管理流动性,但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中国目前经济基本面中的积极因素,比如财税收入超过预期、外贸形势出现好转以及经济增长可能超预期等。美林全球研究经济学家陆挺认为:“这是一个合理的举动。”  “退出”错步  随着世界经济逐步企稳回升,澳大利亚、挪威、以色列和越南等都先后宣布上调基准利率。而另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也于2009年10月宣布提高法定流动资金比率,近期随着通胀压力上升,市场对印度升息的预期也有所升温。多数专家指出,虽然中国本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代表货币政策的实质转向,但其预防通胀的政策倾向更加明显。  同时,美国在保持基本经济政策连贯性的前提下,日前推出了一项可回收银行系统中过量货币的提案,这被认为是美联储“退出策略”的一部分。不过,美联储目前在退出策略上仍十分慎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近来也一再强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而对于欧盟和日本而言,谈论货币政策的调整似乎还不到时候。德国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尔格・克拉默针对欧元区经济情况指出,一些数据向好而一些数据依然令人失望,欧洲央行目前依然认为经济形势“不确定”。而在日本,甚至出现了进一步通缩的迹象,这预示其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持续很长时间。  与之相较,中国经济基本面情况则更为坚实,同时通胀等风险也相对更显著。瑞银集团中国经济研究主管汪涛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表示,2010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是上行风险,即投资增长过快、资产泡沫扩大。这一风险的大小与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和银行贷款增速的变化密切相关。  行业人士指出,鉴于各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中受冲击程度不一、复苏力度不一、通胀前景不一,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退出策略”在时机、力度等方面出现差异。  中国咨奔商务咨询公司分析师张浩川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货币政策调整取决于每个国家自己的情况。目前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后顾之忧已不明显,去年12月出口增长约17%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最新证据。另一方面,防止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资产泡沫反而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后危机时代,全球各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在出现“错步”,这将对世界经济各个领域产生显著影响,进而使中国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利弊交错、更加复杂。如何应时因势、趋利避害、寻求中国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增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课题。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区块链

芙蓉财经

Bitget下载

公司解散清算

上一篇: 经济稳固做后盾英国央行提前放假0
下一篇: 经济观察报五大风险阻击稳健派持币过节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