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板不应被赋予池子角色

国际板不应被赋予“池子”角色

国际板不应被赋予“池子”角色 更新时间:2010-12-10 7:39:34   最近证监会官员表示正在加紧研究推动国际板建设,随后央行官员又“催促”,希望国际板能够尽快推出,结合周小川行长建设“池子”管理热钱的思想,市场于是把两部门官员对国际板的高调表态解读为,国际板将被当作“池子”,作为吸收热钱的工具。  暂且抛开监管和制度性建设方面的问题不谈,毫无疑问,在当前国内市场流动性日益“过剩”,房价步步走高,物价节节攀升,国际货币市场量化宽松,资金泛滥的形势下,推出国际板,确实能吸收一部分国内热钱,但笔者并不认为国际板像众人宣称的能有效担任“池子”的角色。  首先,我们所担心的是国际“游资”的冲击,随着国际上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大量国际游资伺机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推出国际板,就是允许国外企业在中国境内发行A股股票,本意是为中国人直接投资国外企业提供渠道。但问题是,目前国际上流动性都已泛滥成灾,“钱太多”了,它们缺的不是钱,而是好的投资项目,以致太多的钱“无所事事”成为“游资”,在这种情况下,将中国老百姓的钱配置给它们,后果可想而知!对当前中国,也许“流动性”充裕,而对广大民众来说,钱还是紧缺的,2009年中国老百姓的消费占GDP支出比重仅为35.11%,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普遍水平,仅为美国等国家的二分之一,并且还呈逐年下滑趋势。谁不愿意享受生活呢!问题是中国广大普通百姓还有太多的后顾之忧。只为解决国内当前流动性“过剩”而权宜之计急于推出国际板是不明智和不负责任的,在刚满周年却历经10年筹备的创业板推出之后尚且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果说创业板出现问题还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话,那么国际板的失时和失策将有可能成为“国际提款机”。显然,即使基于让国内民众投资国际优质企业取得投资性回报的初衷推出国际板,目前也不是好的时机。  既然国际板主要还是吸收国内的流动性,那为什么在目前中国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下,要把这种资源配置给国外的企业?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做大做强中国内地股市和各类产业投资基金等“池子”,通过进一步实质性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限制,吸纳包括热钱、闲钱在内的社会资金来吸收当前的流动性,实现新兴产业与金融资本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才是在当前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真正需要的。  以吸收当前国内过多流动性而急于推出国际板,在笔者看来,与我们一直以来倡导的出口导向战略导致资源错配的逻辑是一样的。出口的本质是想以出口换取外汇再从国外进口我们缺少的技术和资源,但我们回过头来看,出口导向战略确实赢得了一时一地的发展,但是我们换来了技术吗?我们同时还失去了市场,更造成国内经济结构失衡,造成国内严重的“消费抑制”,我们大量的产成品运输到了国外,换回来的大量外汇储备,只是一个财富符号,没有形成任何现实的生产力,并且这个“财富”被动地决定于外汇价值。如果说我们为了实现经济“赶超”,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战略有历史和现实的需要的话,那么在当前其实国内企业资金并不实质性“过剩”的情况下,将这一逻辑再套用到国际板,也许这是需要反思的。  推出了国际板并不就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就迈向了国际化,只有做大做强服务于中国自身企业的股市和其他资本市场,才能真正具有国际化的基础。笔者认为,赋予国际板“池子”重任只是各利益方的一个漂亮的借口。笔者并不反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我们知道,国际化一定是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但还是不要以建“池子”的名义强推吧,等到哪天中国老百姓真的有钱了,市场上出现投资海外呼声的时候,再顺应市场需求推出国际板也不迟。推出国际板有许多理由,但起码“池子”不应该成为其理由之一,唯有着眼于长远,充分准备,这样的国际板才能真正符合初衷并健康运行。    作者:宣 宇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Bitget交易平台

Bitget下载

bitget下载

Bitget注册地址

上一篇: 国际期货借壳上市将延期冲刺IPO期货公司增至4家
下一篇: 国际板不能仅仅为了国际化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