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理:建国巷清真寺的由来

抗日战争初期,日寇飞机狂轰滥炸,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河南郑州一带的回民,不堪日寇侵扰,携家带眷,背井离乡,结伴逃难来陕。西安时为大后方,又当西北要冲,商业集中,市面繁荣,逃难者多在火车站南北“抢码头”,经营小本生意或打短工谋生。民乐园周围是新市区,空地多,又有早些时候定居这里的豫籍回民所建的新市区清真寺,故新来者便“就寺而居”,在这一带搭棚、建房,暂度生活。时间一长,外籍穆斯林越聚越多,新市区清真寺就满足不了他们宗教生活的需要,遂产生筹建新寺倡议。

1939年春,白俊卿(河南周口人,先在郑州住家,后逃难来陕)以38元硬币购得建国巷面积七分九厘,仅有一间简陋小屋的现在寺址,在赵国云(河南开封人,曾移居郑州,1935年夏来陕)的赞助下,略事整修,建起了建国巷清真寺。因在新市区清真寺之东,故又称“东寺”。属“依赫哇尼派”(新派)。

从1939年春到1940年春,经向穆斯林募捐,建国巷清真寺先后修建西屋三间为礼拜殿,东屋三间为水房(沐浴室),北屋五间为讲堂及阿訇住室,临街房五间中开大门。寺的规模虽小,但一应俱全。

白俊卿是建国巷清真寺的发起人,建寺过程中出力最多,经寺众共同商议,推其为社首。解放初,白辞职,寺务无着,暂由杜金生代管。迨1954年经坊众推选,由杜金生、杜光俊、李金生、海福曾、吕克同、巴世英、丁俊杰等人先后管理寺务。1961年第一次教改,革除了封建剥削制度,西安市成立了一个清真寺管委会,各清真寺设寺管小组,丁伯言以阿訇兼寺管会副主任身分管理东寺事务。“文化大革命”开始,丁伯言离开阿訇职位,东寺曾一度停止宗教活动,被中山门公社更生棉织厂所属的缝纫社占用。约一年后,穆斯林自发地在寺内作礼拜。1970年第二次教改“打宗反”运动中,西安市清真寺进行合并,全市仅保留了两座,一为莲湖区化觉巷清真寺,一为新城区建国巷清真寺。政府出面,组织穆斯林建立了建国巷清真寺民主管理机构,推选以刘国恩为主任,李长才、沙秀云(女)、马鸿恩、陈文彬,马振泉、海崇恩为委员的管理委员会。1983年8月24日重新组建寺管会,选狄彦臣(时年87岁)为主任,巴国英、赵明新为副主任,刘国恩杜光俊、张学礼、陈平容为委员。越半载,狄彦臣病逝,寺管会调整后,以杜光传为主任,巴国英、赵明新为副主任,刘国恩、张学礼、陈平容、马新生、古亮其李道顺为委员。1985年8月,寺管会任期届满,又改选白学彬为主任,赵明新、张学礼为副主任、刘国恩、杜光俊、古亮其、刘文德、尤鸿品、杜文明为委员。

建国巷清真寺的历任阿訇是:王怀琦,河南兰考县人,现任河南丁道口清真寺阿訇;刘子杰,河南通许县,已故;虎廷章,四川成都市人,己故;乌振明,西安市人,已故;刁明锋,河南许昌人,已故;法金祥,河南南阳西峡口人,已故;丁伯言,河南鲁山县人,现任西安市伊协副主任;马振兴,河北保定人,已故;陈文彬,河南周口人。现任阿訇是赵明新,河南开封人。

建国巷清真寺的坊众分布在建国巷、自由巷、安乐巷、尚勤路、尚俭路及中山门一带,约一千余户,其中以小本经营牛羊肉和饮食业的个体户居多,也有少数国家干部和事、企业单位职工。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习俗,坊民文化水平低,科技人员少。据掌握,有代表性的文化人仅有赵保安(河南开封入,西北大学毕业,市七十二中副校长,已离休)、贾荣杰(河南沁阳人,西北大学毕业,省民委退休干部)、程连飞(山西运城人,西北电建局总工程师)、白全德(河南人,是中国科学院仅有的两个回民科技人员之一,现受科学院委托,每周巡回执教于郑州、西安、兰州三地)等数人。坊众虽同汉族杂居,但都能互相尊重,相安无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宗教生活渐趋正常。鉴于建国巷清真寺原有房屋简陋,年久失修,倒塌危漏,影响正常的宗教活动,从1980年起,经政府资助,进行了大的修葺。原大殿扩建为180平方米,北讲堂改建为沐浴室,在原东屋的地基盖了两间女沐浴室、一间停放和冲洗亡人间。修了锅炉房,整修了大门,安装了自来水管道。沐浴室及大小净处均用自来水喷头和龙头,废弃了汤瓶壶。同时,增建东屋二层楼房。全部建筑物统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五开间的大殿设计新颖,绿色圆顶,玻璃门窗,阳光充足,空气通畅,装有电灯、电扇,铺设地板和冬皮、夏席的拜垫。殿高15.8米,既具有伊斯兰教建筑物的特色,又不同于古老式清真寺的格调,是西安市目前仅有的一座新型的清真寺院。(作者:赵明新; 1986年4月;原标题:建国巷清真寺概况; 编辑:李连源;图片:郑一锋)

高端门窗

隔热门窗

高端隔热门窗

高档系统节能门窗

上一篇: 西安地标建筑,越看越讲究
下一篇: 西安市纪委监委公布违规收送礼金举报方式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