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岭村工业园区就业的工人。
踏着冬日暖阳,走进西秀区华西办事处欢喜岭村工业园区,偌大的交易市场内,一条条商业街道纵横交错、一排排商铺井然有序,展现眼前的是一片繁忙的商业景象。
曾几何时,欢喜岭村还是一个省级二类贫困村,土地贫瘠,不宜种植,农民普遍收入低。用村支书陈开友的话说,山脊岭上的田地土层瘠薄,雨下三天就淹,天晴三天就干,好年景包谷亩产能有200斤,许多农户一年总有几个月靠返销粮和借粮过日子,村民靠到别处打工糊口,少数人家卖点荞凉粉挣点小钱,大家日子艰难。
是什么让欢喜岭村的贫困农民打了个翻身仗?“工业化、城镇化为欢喜岭村带来机遇。土地是宝贵的资源,荒山荒坡稍加平整,就能建一片片厂房、一个个市场。”陈开友告诉记者,欢喜岭村利用离安顺城区较近的区位优势,尝试以市场引领,走园区化发展的产业化之路。
利用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引领的产业化之路,欢喜岭村看准就干。以陈开友为首的2008年村支两委干部、党员及其亲属带头流转土地,每亩土地一年由村集体支付村民租金1500元,5年后增加10%,10年增加20%,出租土地的村民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村里搞好“三通一平”,提升租价对外再招租,一亩一年14400元,土地租用年限最多20年,届时又由村里收回。目前,村里已流转700余亩土地打造园区,覆盖欢喜岭村300余户村民收益。
12月20日,陈开友陪着记者在村里转上一圈,园区内有家具市场、活禽市场、钢材市场、不锈钢铝合金、棉花市场、仓储物流、瓷砖市场、钢化玻璃厂、铁钉厂等多个市场及企业,功能完备、设施齐全,说得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昔日的二类贫困村如今早已脱贫摘帽,欢喜岭全村(土地坡村与欢喜岭村合并后)525户2652人,贫困人口仅剩10户40人。
“在扶贫的路上,我们不落下一个人。”据陈开友介绍,目前,欢喜岭村剩下的贫困户多为病残人员,有部分劳动力的群众园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岗位,每月收入在1000至1500元左右,无任何劳动力的由园区内企业每月提供800元的扶贫帮扶资金。
“企业的收入来自社会,我们有奉献社会的责任,帮扶弱势群众是我们应该做的。”鑫汇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健介绍,他在园区内租赁280个门面,解决就业上千人,另外点对点帮扶多名贫困户。
“感谢企业对我无私的帮扶,让我全家人生活有了保障。”贫困户杨庆今年40岁,2014年因病双腿瘫痪,一家四口人全靠妻子一个劳动力支撑。目前妻子被安排在园区内就近就业,每月收入2000元,除了低保,杨庆还能获得每月800元的企业帮扶资金,生活有了保障。
欢喜岭村以市场引领,以企业带动的扶贫模式只是华西办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华西办产业扶贫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对于汪家山社区、西山社区、管元社区、胶泥村,村内有农贸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粮油市场、仓储等,增加了群众的就业机会和渠道,不仅让村民增收,集体经济发展还得到壮大,各村的房屋出租、零售、旅社等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农民收入进一步稳步提高。
另外,在黑石头村、欢喜岭村,有花鸟市场、欢喜岭工业园区、临时客运北站,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就业以及租金收入等都能实现增收。
同时,利用各村优势,在农业产业调整上,华西办申报项目14个,申请子资金项目4个,正在实施中。申报产业扶贫项目共8个,申请资金1300万元,第一批500万元,项目有4个,分别为塘官村田园生态农庄、华西办玉碗村张杰食用菌种植场(互帮互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华西村杭白菊苗圃蔬菜种植基地、竹林二伟面条加工;后期第二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100万元,分别是田园生态农庄项目的机耕道建设共62.3万元;华西村杭白菊苗圃蔬果种植基地机耕道建设11.1万元;塘官村木碗组机耕道建设26.6万元,三个项目均已开工。此外,招商项目3个,其中体育小镇项目正在做规划,规划出来后及时进行招商,投资商有投资意向的项目为2个,分别为塘官村水渔洞田园综合体项目和塘官村木碗组无土种植项目;扶持壮大村集体项目5个,100万扶持的村项目分别为华西村购买商铺,欢喜岭村综合楼,小坡村建仓储;50万扶持的村集体壮大经济项目为小坡村垂钓园和塘官村农家乐项目,已逐步建成并产生了部分效益,以上项目全覆盖所有村,利益联结所有贫困户,确保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增收。
另外,用好金融贷款扶贫,加大金融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质量,截至今年12月,共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59户申请“惠农贷”贷款569万元,用于贫困户发展生产和增加生产经营业务。
“华西办以市场引领,企业带动为抓手,全力发展脱贫产业,让贫困群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通过就地就近就业脱贫。”华西办事处副主任吴楠感慨,市场引领,企业带动,用好产业扶贫政策确实是华西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记者 伍水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