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东西部精准帮扶的“莞商答卷”
“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一份爱心和力量,踊跃投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行动, 共襄义举,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共创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来自于《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扶贫济困倡议书》(下称“倡议书”)。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日前,在广东扶贫济困日暨东莞慈善日来临之际,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发布倡议书,倡议各商(协)会、企业要积极参与“广东扶贫济困日暨东莞慈善日”活动中来,参与到“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来。
脱贫攻坚,莞商在行动。前不久,东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总商会)莞商代表团来到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行动,实地考察调研产业园区、走访贫困村,主动参与“万企帮万村”等精准扶贫行动,凝聚东莞非公经济力量,为助推昭通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交出一张“莞商答卷”。
两地政企沟通平台上的投资邀约
“今年昭通的整个招商引资形势非常好,投资优势逐步体现出来了,投资机会更多……”6月17日,莞商代表团刚到达镇雄县,广东省第五扶贫协作工作组就与莞商代表团召开座谈会交流。座谈会上,向莞商发出的投资邀约不断。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处于昆明、成都、贵阳、重庆等城市经济发展辐射的交汇点。随着昭通脱贫攻坚战的推进,利好政策带来投资热潮,高铁、高速等交通优势显现,脱贫攻坚战带来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蕴含极大投资潜力。
“等到脱贫攻坚的任务完成后,本地会有更多的刚需消费。”广东省第五扶贫协作工作组组长,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昭通市委常委、副市长方灿芬向广大莞商发出诚恳的投资邀约。
6月17日,在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广东省第五扶贫协作工作组与东莞市委统战部、工商联(总商会)莞商代表团座谈交流
今年,昭通市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推动东部传统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招商引资呈逆势上涨趋势。据统计,经广东省第五扶贫协作工作组协调推进、成功引进昭通的项目有37个,协议投资或增资13.63亿元。
方灿芬对企业家到昭通投资发出邀约
“我今年2月和塘厦镇社保局一起到昭通招人,今年4月就在昭通签约建厂。”座谈会上,东莞富迪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应听则以投资者的身份,向莞商代表团分享其在昭通投资的经历。
“我在塘厦的公司有60位来自昭通的员工,可以对他们培养后安排到昭通工厂当主管。”在充分了解昭通在税收、厂房租金、建厂补贴、稳岗补助等优惠政策,以及昭通本地较低的人力资源成本、较高稳岗率等条件后,林应听决定带着他的制造事业来昭通投资。
在莞商代表团考察调研的行程中,镇雄县当地也多次向莞商发出投资邀约。“未来镇雄将成为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区域性教育中心、区域性医疗中心,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镇雄县委常委、副县长张伟华介绍,从资源禀赋来看,镇雄全县煤炭、磷矿、硫铁矿和特色农产品、富余劳动力等资源十分丰富。随着现代化综合交通网建设全面推进,镇雄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叠加凸显。
20余名东莞企业家代表赴镇雄县考察调研,不仅在于结对帮扶,更带来了丰富的东莞企业家资源。未来,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在脱贫攻坚中持续发力,更需要民营企业家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通过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捐赠扶贫等多种方式,把民营企业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与贫困地区生态、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等有机结合起来。
陈国良鼓励东莞企业家多深入了解昭通,推介昭通、投资昭通
东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陈国良表示,东莞企业家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经营发展经验以及敢为人先的精神。东莞企业家要把这些优势与镇雄的区位优势、扶持政策和群众的期盼紧密结合起来,多到镇雄考察调研、投资兴业,为镇雄县脱贫攻坚做出东莞工商界的贡献和力量。
深入贫困村和产业园区的走访调研
为期3天的考察调研行程中,莞商代表团通过实地走访东莞援建的易地搬迁项目、国家挂牌督战村和工业园区等地,更加深入了解昭通市镇雄县的脱贫攻坚现状与需求。这为莞商主动参与“万企帮万村”等精准扶贫行动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走进镇雄县泼机镇的亨地初级中学,崭新的学校食堂坐落在学校的众多建筑中,食堂上方“莞惠堂”三个大字标志着学校与东莞之间的关系。亨地初级中学校长沈成斌介绍,回首当初千余学生聚集在一个陈旧的食堂排队、打饭时,学生用餐极易受到天气影响。2018年9月,由东莞援建的新食堂动工,并于2019年6月竣工,从此师生得以在崭新、明亮的餐厅内用餐。“命名为‘莞惠堂’,是对东莞援建和惠民政策表示感谢。”沈成斌说。
莞惠堂的不远处,一块写着“莞雄”的地名牌竖立——这是亨地村弯弯田易地搬迁点的别称,取“东莞”和“镇雄”各一字为地名。亨地村弯弯田易地搬迁点总投资4200余万元,其中东莞援助1000万元,并于2019年2月前全部搬迁入住。96亩的土地上,一栋栋崭新的小楼房矗立在面前,不仅基础设施完备,还为配套了猪舍110间共计1760平方米。
代表团走访亨地村弯弯田易地搬迁点
泼机镇党委宣传委员鲁绍朝介绍,亨地村弯弯田易地搬迁点共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10户473人,搬迁群众均来自于偏僻的山上与村边角落,不仅交通不便、饮水难以保障,还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
搬迁户高发昆今年48岁,与妻子两人每月都领着残疾人补贴。未搬迁之前,他一家6口人居住在地基不稳的平房里。2018年年底,高发昆一家人搬迁入住新房,一楼配备有一厅两房,二楼则有三个房间。“我们家四个孩子,现在一个孩子在广东打工。”谈起现在的生活,高发昆和妻子一直脸带笑容。
走访援助项目之外,莞商代表团还分组实地走访了场坝镇、泼机镇、五德镇、芒部镇等4个镇共20个国家挂牌督战村。在场坝镇,代表团成员走访了彭家寨村与锅厂村,到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场坝镇镇长陆秋告诉代表团成员,在每条村庄,当地建设有文明实践超市,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村民践行文明风尚,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
代表团在泼机镇走访贫困村
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让莞商代表团成员邓大槐颇为震撼。邓大槐本就是镇雄人,21年前走出大山外出求学,如今担任广东光大集团企业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及品牌部总监。“回去之后,我会把贫困户相应的诉求反映公司管理层。我还会根据自己品牌策划的专业能力和资源,为镇雄的整体城市营销做贡献。”邓大槐说。
“陶瓷企业在全国拥有系统的经销商网络,未来我们可以通过与镇雄县当地的经销商共同开展公益活动,给予经销商资金支持,这能减少地理距离对开展公益活动的影响。”在走访过昭通市镇雄县的国家挂牌督战村后,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继业提出未来帮扶镇雄的设想。
代表团实地考察高山大地扶贫产业园的建设现场
代表团走访亨地村扶贫车间
在镇雄当地投资产业项目,提升当地“造血”功能,更能够为脱贫群众提供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和可靠的收入来源。目前,东莞在镇雄县共建扶贫产业园,项目分高山大地片区和大火地片区两块,将为广大易迁群众打造家门口就业的载体。行程中,莞商代表团就专门考察了高山大地扶贫产业园。
“大地产业园旁边就是易迁安置点,旁边还有职业学校,未来产业园建设成功后,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可以就地就业。”在高山大地扶贫产业园的建设现场,张伟华向莞商代表团介绍产业园的发展前景,邀请莞商到此投资。高山大地扶贫产业园项目由东莞市出资5000万元援建,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建成后主要以电子产品、鞋服类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接下来,在产业投资方面,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将积极引导企业挖掘昭通及镇雄当地优势产品资源和投资空白领域,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主动参与产业共建和当地产业园建设,不断完善当地产业链条和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同时将引导企业充分吸纳有条件的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积极帮助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增强当地的“造血”能力,把发展的短板变成“潜力板”。
集合莞商力量的精准帮扶
6月19日,在“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35个国家挂牌督战村结对帮扶仪式”上,莞商代表团为镇雄县捐赠200万资金提供精准帮扶。
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35个国家挂牌督战村结对帮扶仪式
此次签约,包括东莞世界莞商联合会、广东三正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宏远集团有限公司、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东莞市以纯集团有限公司等19家商(协)会、企业与镇雄县35个国家挂牌督战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并捐赠帮扶项目资金。
这不是莞商第一次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捐赠。去年,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积极组织镇街工商联(商会)和企业与昭通市35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落实帮扶资金175万元。
此次结对帮扶,都是结合帮扶村的实际情况和帮扶需求进行的村企对接,让各村在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产业发展等方面有切实的获得感。“感谢东莞对我们偏远山村的帮助,亳都村帮扶资金将用于人居环境的提升工作。”镇雄县坡头镇亳都村是本次结对帮扶的35个国家挂牌督战村之一,在签约仪式上,亳都村党支部书记徐鹏表达了感谢。未来,毫都村将把这笔帮扶资金用于文明实践超市奖补,以及奖补解决贫困家庭所缺的生活用品。
签约仪式现场
广东三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莫永康介绍,该公司与镇雄县泼机镇鹿角村、李官营村与大院子村结对帮扶,将为村庄的路灯建设、太阳能路灯购置等提供支持。“饮水思源、回报社会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希望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对镇雄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本地群众生活水平起到实实在在的帮助。”莫永康说。
“我们再次主动参与对口援助,是莞商积极响应东西部扶贫协作、精准扶贫号召的具体行动,也是莞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具体体现。”东莞民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股东代表、世界莞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东莞市旅游协会会长、东莞市帝豪集团董事长梁永雄说,希望通过这次捐赠工作,对镇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莞商力量。
据统计,2016至2020年,东莞市累计投入到镇雄财政帮扶资金2.93亿元,动员社会各界向镇雄捐物捐款6360万元。目前,参与结对帮扶的企业和社会组织还在持续增加中,帮扶资金和物资也在不断增加。
镇雄县副县长王岷岐表示,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东莞市19家商(协)会及企业代表结对帮扶镇雄县35个国家挂牌督战村,进一步补齐了各村脱贫出列短板。
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作为东莞16个市级主要协作部门之一,一直以来积极引导广大商协会及民营企业按照“主动参与、积极作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等精准扶贫行动。
接下来,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将着力解决贫困地区“两不愁、三保障”的短板和问题,加大帮扶力度,聚焦未摘帽的镇雄县以及国家挂牌督战的镇雄县96个贫困村,从增加援助资金、扶持特色产业、转移贫困劳动力、加强村企结对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努力帮助东莞帮扶村全面脱贫。
陈国良介绍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帮扶昭通的情况
陈国良表示,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将与镇雄县加强沟通对接,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加大对镇雄当地贫困户的帮扶工作,进一步完善帮扶清单,发动更多的民营企业奉献爱心,对接贫困户,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莞商代表团成员声音:
东莞民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股东代表、世界莞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东莞市旅游协会会长、东莞市帝豪集团董事长梁永雄:
可评估当地旅游市场数据
镇雄县具有资源、区位、政策和市场等方面优势,特别是在人口红利上,全县富余劳动力近60万人,人力资源优势十分明显。“这60万劳动力,没有就业就是60万张要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60万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梁永雄建议,莞商在做好对口村、对口项目的帮扶基础上,可以与镇雄县多开展劳务输出和人才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梁永雄特别关注昭通的旅游行业。“高星级酒店在昭通的数量比较少。”行程中,梁永雄通过对酒店行业的观察发现,当地酒店开房率高,但费用较低。“目前当地的酒店仅仅是从一栋楼更改为酒店,而东莞的经验是从酒店的前期设计、品牌运营、管理等一系列完整、系统的经验。”梁永雄说,东莞的成熟酒店管理经验能够为昭通、为镇雄带来酒店行业的提升。
接下来,梁永雄将联合东莞市旅游协会会员单位,一起研究、评估昭通的旅游数据,通过前期的评估确立后期是否投资。“改革开放之初是国外酒店品牌入驻中国,如今中国酒店品牌已经成熟,比国外品牌更加了解中国市场,经验输出、投资输出会更有优势。”梁永雄说。
广东铧为现代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东莞市物流行业协会会长何玲:
初步形成当地物流合作思路
“路通财通,物流是连接着生产和销售两端的。”此次前往昭通,何玲就有意向与当地物流企业开展合作。
“为了昭通当地招商引资需要,我们将投入物流通道。”何玲介绍,将计划8月开通昭通至东莞及全国绿色冷链班列,同步打通东莞至昭通往返公路物流通道及铁路批量零散班列;计划在货源充足后,开行“莞昭号”东莞至昭通铁路往返专列。
今年12月以后,何玲计划在昭通实现海铁联运,开通昭通至广西钦州港,钦州港至东南亚、新加波、香港、全国各地往返的物流大通道。
在考察昭通铁路货场并与当地铁路部门沟通后,何玲考虑在昭通开通东莞至昭通批量零散班列,发运铁路40尺及20尺集装箱,解决物流运输成本高的问题。运价可由公路23400元/车降到6480元/车。
东莞市合福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斌:
为东莞提供昭通本地优质农副产品
“此行收获满满,在镇雄县赤水源镇拥有一片红托竹荪、羊肚菌和香菇的种植基地,品质非常好。赤水源镇本身山清水秀,气候适宜蔬菜种植,农产品都是有机种植的。在罗坎镇种植有花生、马铃薯、洋芋等作物,可以把当地的花生运到东莞来,在东莞的大型油厂加工成优质的花生油。”董斌说。
“我们是一间农业企业,主要是做农业种植、加工、分拣配送的企业。”董斌介绍,从今年4月份开始,合福稻农业科技与昭通市彝良县的渝来面条厂合作生产当地特色的天麻面条。通过帮助该厂家提升产品品质、升级改造生产线、增加产能和销售,合福稻农业科技今年预计技术改造投资50-80万元。“扩大生产能够帮助解决渝来面条厂所在地的部分群众就业问题,对于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可以有效吸收。”董斌说,自从合作以来,目前已经销售了价值80多万元的天麻面条。
同时,合福稻农业科技与镇雄县长合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该蔬菜场占地近千亩,年产能为1000万元,未来能为东莞一年提供700-800万元蔬菜。今年春节前,董斌已经为彝良、镇雄两地销售农副产品近100多万元,还与当地贫困种植户签订了1200多万的农产品购销合同。“现在正在和长合合作社洽谈,升级改造合作社的喷淋灌溉系统,预计投入50-100万元。”董斌说。
【撰文】洪海 叶永茵
【作者】 洪海 叶永茵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