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智“汇”长泰的“人气”密码
“我本来在外地已经找到了一块基地,但长泰县领导三顾茅庐,带着我们考察了好多个地方,他们的真情实意感动了我,最后决定把项目落地在长泰。”长泰县牛角山玫瑰农庄的庄主林金水是福建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日前谈起长泰的营商环境,他仍旧颇为感慨。
县域处于创新体系的“末端”,通常被认为是“最弱一环”,然而长泰县作为一个只有20万人口的小县城,却吸引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52家科研院所和3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此“安营扎寨”,集聚了众多优秀人才,呈现出“小县聚人才、小县大工业”的发展格局。
政策引才 打造“人才谷”
“我走过很多省份,发现长泰对人才很重视。”贾少军是福建省联盛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去年5月份,长泰在深入开展“入百企、送政策、问需求、摸实情”人才项目调研活动中发现,贾少军符合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条件,便主动指导其整理材料向上申报。
“省引进高层次人才分为A、B、C三类,国内引进除了省里奖励的100万元、50万元、25万元外,我们长泰县还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配套奖励。”长泰县委人才办主任徐志清说,长泰每年统筹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经费,用于人力资源开发,落实引进人才所需的各项奖励、补助及配套经费。
在东陶(福建)有限公司的员工宿舍内,记者看到,冰箱、热水器、洗衣机、灶具等设备一应俱全。据了解,这是长泰县分配给企业的公租房。长泰县先后出台《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高新人才汇聚工程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帮助人才解决住房保障、子女就学、医疗卫生等方面问题,营造安心创业、施展才智的氛围。
长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文智告诉记者,今年初以来,长泰县紧紧围绕市委“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部署要求,牢牢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持用心用情用力抓人才工作,为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要求领导干部带着情怀去引进人才,不仅要为人才创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还要解决他们的生活实际问题,从细微之处关怀他们,留住人才。
平台聚才 打造“精英港”
漳州安泰铝材有限公司是漳州重点铝合金型材生产企业,其生产的高效、耐腐蚀、轻便的铝合金型材可承受一米厚度的大雪积压,产品销往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并连续四年位居日本市场第一。
然而,作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安泰铝材有限公司也曾面临“成长困惑”。“我们公司最早是做普通的铝合金门窗,因为技术含量不高,一直无法扩大市场份额。”安泰铝材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林桂水说,为了解决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问题,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他们一直在寻求人才。
去年,在长泰县委组织部、科技局的牵线搭桥下,安泰铝材有限公司与中国机械工程专家钟掘院士取得了联系。长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文智还带领企业一同前往中南大学对接洽谈,促成安泰铝材有限公司与钟掘院士在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立及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决策咨询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并签署了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合作协议。
“接下来,我们将携手钟掘院士团队,在太阳能光伏支架轻便高效耐腐蚀铝合金材料研发、铝合金型材挤压工艺提高、汽车工业及建筑铝合金材料制造的全流程等领域取得突破。”林桂水说。
据了解,院士专家工作站作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其创新团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是集成创新要素、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培育高端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长泰已建成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此外,长泰还依托海投(长泰) 科技创业园,建成中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漳州中心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吸引150多名省、市高层次人才、高校技术研发团队人员入驻。并先后建成8个国家级、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事业人才高地、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52所高校院所建立学习实践基地或产学研合作关系,推动全县90%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至少与1家高校院所或1名行业知名专家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
省引进高层次人才马西莫·扎帕蒂尼(右一)联合大通互惠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开展技术难题攻关。(资料图片)
环境容才 打造“智慧湾”
日前,记者在长泰县牛角山玫瑰农庄看到,一株株百合花、红玫瑰等花卉在温室花卉大棚里显得格外娇艳。庄主林金水通过手机APP调控着温室内的光照、空气湿度。
林金水是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花卉科研开发工作的他,已成功在国内开发推广金鸟赫蕉、火红鸟、姜荷花等新优花卉品种。谈起项目落地长泰,林金水记忆犹新。“当时我本来是想把项目放在漳州高新区,后来被长泰领导的用心打动了。”林金水说,在长泰经营了多年,他觉得这里的创业环境好,行政服务中心办事效率高,创业氛围浓厚。去年,长泰县还在玫瑰农庄设立了“人才驿站”,开展了首期高层次人才沙龙会等活动。“人才沙龙会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人才聚集在一起,进行学术探讨,技术分享,在交流中思维互相碰撞,实现资源共享。”
据了解,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长泰县充分发挥厦门“半小时经济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区位和生态优势,积极开展与特区的人才工作对接,通过成立长泰县人才驿站、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海峡人才市场长泰工作站,提供政策咨询、档案管理、继续教育、人事代理等服务,打通服务企业人才“最后一公里”,先后吸引专家教授、企业管理、专业技术等各类人才3500多人。(记者 黄小英 通讯员 林少波)
宏正(福建)化学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金堆(右二)在指导技术人员。
记者手记>>>
“引凤”还需“筑好巢”
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创新创造的基础,这一理念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共识。
近年来,各地为了延揽人才,纷纷出台各种奖励、优惠政策。记者认为,人才政策的“含金量”不能光靠物质激励,在用优厚待遇吸引人才的同时,还应该为人才营造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良好的学术氛围,让人才能充分发挥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事实上,对很多高端人才来说,物质待遇并非最着重考虑的因素,专业对口、产业配套,城市生活便利度、对创新创造的宽容、良好的学术氛围等软环境,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留住人才,就要先“筑好巢”。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事业平台,并为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细微之处关心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打动人才,留住人才。(黄小英)
《福建日报漳州观察》由福建日报社主办
欢迎各县(市、区)报道组、各机关单位宣传干事、各乡镇宣委等投稿!
投稿邮箱:fjrbzz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