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封面新闻记者宁芝 实习生 李甜
6月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小儿外科在医院举办了“欢度六一,呵护儿童健康‘移路谈’”活动。科普宣讲外,主办方还为35名患儿进行了免费的彩超评估,为捐肝给宝贝的家长颁发了“勇‘肝’者”称号。
参与活动的35名儿童,有的已做过肝移植手术,需要定期随访;有的已做“葛西手术”初步缓解,但仍需行肝移植手术,需要合适的时机以及进一步术前检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兼肝移植中心主任杨家印,小儿外科主任向波、普通外科护士长龚仁蓉,小儿外科靳曙光教授,心理卫生中心张霓医生参与本次活动,期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朱渝副教授、黄倬医生还围绕“新生儿黄疸早期鉴别”“儿童生长发育现场评估”进行了科普宣讲。
小儿外科靳曙光教授详细讲解了华西医院儿童肝移植救助基金相关政策。他表示,在华西肝移植资助政策下,亲体移植全免费(患儿只需负责门诊配型和入院门槛费用2千元),另一种DCD供肝(外肝)移植,可以免肝源费,治疗费用为5-10万元(如家庭特别困难,也可以申请免费治疗)。
活动现场
据了解,此次举办“欢度六一,呵护儿童健康‘移路谈’”活动,旨在宣传重大疾病患儿救助政策,倡导社会关注儿童健康成长,进一步推动小儿肝移植事业高质量发展。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我国每年新生儿中新发胆道闭锁患儿约四千多例,但仅有少部分患儿能够得到及时的肝移植治疗。超过70%的儿童肝移植原发病是胆道闭锁。胆道闭锁如不及时治疗,进展迅速,肝内外胆管因纤维化而出现阻塞,会引起不可逆的淤胆性肝硬化,多数患儿生命不超过1年。部分患儿可通过“葛西手术”缓解症状,但大部分患儿在两年内仍需要行肝移植手术实现长期生存。目前,我国儿童肝移植供肝70%以上来源于亲属活体捐肝,亲体肝移植的1年生存率可达到90%-95%。目前,全世界存活时间最长的儿童肝移植术后患者,已健康生活超过50年,并结婚生子。
近年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小儿外科率先在全国开展腹腔镜活体供肝切取、劈裂式肝移植、辅助肝移植治疗小儿代谢性肝病等多项国际前沿技术,不断助推小儿肝移植活体供肝手术微创化发展、增加小儿供肝来源。截至目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已完成小儿肝移植手术近300例,成功救治了包括胆道闭锁、小代谢性肝病在内的多种终末期患儿,并通过申请“华西医院儿童肝移植基金”“华西医院天使基金”等多种慈善基金帮助患儿家庭走出困境、帮助患儿走向健康。最早在华西医院接受小儿肝移植手术的患儿已健康生存超10年,目前正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优异、发展全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