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兰州安宁将启动十里桃花再造工程上市公司条件西部中大

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

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兰州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关键阶段,是实施“十三五”规划蓝图的攻坚时期。安宁区将加快建设兰州城市副中心,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科教文化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幸福城市建设先行区,努力建设产业特色鲜明、城市功能完善、生态景观宜人、社会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安宁。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突破240亿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9.6%,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超过180亿元,累计完成10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地区性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保持年均10%的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力争超过47800元;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2.9%,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5%,全区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持续保持全市领先,节能减排控制在省、市下达的指标以内。

引进名牌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实现小初高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加快建设兰州城市副中心。按照建设大兰州新兰州关于建设安宁—七里河中心区的明确定位,深入推进东区改造、中区提升、西区开发,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打造高端商务空间,承接商业、金融转移,补足医疗、养老等功能短板。依托兰州北铁路枢纽编组站,增强区域现代服务、商贸物流的辐射带动,不断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吸附能力,与老城区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相互支撑、错位发展的格局。努力提高安宁区经济总量在全市的占比,提升发展竞争力。把安宁建设成为全市商业主中心、现代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健康旅游中心。

深入打造“八大商圈”,完善商圈配套功能,形成规模较大、品质较高、业态丰富、方便快捷的商业集聚区,进一步提高消费对地区发展的贡献率。全力推动安宁保税物流园区建设,不断提高外向经济发展水平。力争到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0.2:47.6:52.2调整到0.1:40.3:59.6。

着力打造科教文化创新示范区。努力形成公办园所、民办公助园所均衡配置的幼儿学前教育体系。引进名牌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实现小学和初、高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桃产业保护和“十里桃花”景观再造工程,保留城市记忆。着力打造幸福城市建设先行区。全面改善群众就医、就学、就业、居住、养老等基本条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大力发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社会福利事业。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重点医疗项目建设,到2021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6%。到2021年,基本完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任务。

201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起步之年,是落实“一心四区”发展思路的破局之年,做好明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地区性财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完成控制指标。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抓手,按照一产抓品牌、二产抓创新、三产上规模的原则,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全区经济转型发展。

集中精力抓项目建设。继续实施白凤桃“上山、进沟、稳川”工程,抢救性挖掘和保护安宁白凤桃品牌,努力扩大白凤桃种植面积。开工建设中央商务区、兰州联想科技城、正和广场等商贸服务项目。加快推进西部机场集团兰州航空基地、盛达国贸城、中海广场、远达河街商业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建成安宁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以仁寿山为中心的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积极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完成仁寿山森林公园申报工作,实施农家乐标准化提升改造工程。

倾全区之力,加快中央商务区的征拆。率先突破各涉农街道安置区、仁寿山温泉养老养生基地征拆和西北出入口整体征拆工作。确保甘肃江能医药电子商务大厦、西部中大城市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和城建计划项目完成征拆供地,实现春季全面开工。紧扣“11+6+3+1”整体投资框架,争取中央、省、市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运用PPP等项目建设新模式。实施兰银安宁城市发展集合“信托计划”,为重点项目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新活力。集中精力抓项目招商。突出以商招商,深挖全区已建、在建项目投资主体的招商资源,强化与国内外500强和知名企业的主动对接,形成产业和市场的联动效应。力争引进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引进亿元项目20个以上。

突出创新创业,建成安宁大学生创客中心

以创新带动增长动力转换,深化地校企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创新创业。开展知识产权护航资助活动,年专利申请量超过1000件。着力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加快安宁科技孵化园改造升级,力争入驻10家研发服务机构、10家在孵企业、10家大学生创业团队。推进安宁大学生创新基地建设,建成安宁大学生创客中心、2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和安宁大学城网络共享平台。深入开展创业指导、项目评估、风险防控等“一站式”服务。全面落实大学生就业政策,新建6家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加强科普工作,建成科普示范街道1个、社区3个、学校4所。

持续推进政银产学研合作。建立联席例会制度,聚集辖区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专业和优势学科,深化政银产学研合作,打造安宁“环大学科技创新带”。深入实施“万企计划”,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新三板”挂牌计划,重点培育5家,实现挂牌2家。支持企业引进建立“院士工作站”和“专家工作站”。加大对“三厂”军民结合专利产品的推介,促进产业化进程。

启动“十里桃花”再造工程,每年种植景观桃25万株

着眼于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改善城市面貌。按照“持续建设规划路,坚决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出口路”的原则,全力推进“安宁大道”516#路段和T511#路段的征拆、建设和全线管廊配套。新建S568#路、S569#路、B575#-1路等3条规划道路。加快推进530#路、S513#路、S101#路、T504#路建设,建成B534#路、S573#-1路、S524#路、安馨路、行知路。开工建设安宁公交总站项目,积极推进BRT快速公交西延工程。实施514#路、578#路沿线常态亮化工程,对20条无照明设施的小街巷安装路灯。启动511#路大型停车场和安宁行政中心、安宁市政所立体停车场建设。实施514#路、578#路、511#路建筑外立面、门头店面改造,逐步凸显安宁城区风格。

全面启动“十里桃花”再造工程。以仁寿山森林公园为核心,以整个北山为主体景观带,以城区为重要展示区,沿河、沿路、沿沟、沿山大面积种植景观桃,每年不少于25万株,突出黄河风情线、仁寿山森林公园、北环路沿线等重要节点,特别是突出特色,大力推进西北出入口绿化及人工湖工程,持续打造美丽桃乡印象。

加快群众安置工作,全年开工安置房30万平方米

着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开建孔家崖安置点东区、银滩路安置点二期、刘家堡安置点南区、安宁堡安置点西区、十里店文化巷等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通过货币安置和购买商品房等方式,扩充安置渠道,力争“以房等人”,加快群众安置工作。全年开工安置房30万平方米,基本建成10万平方米,购买现房10万平方米。建成860户公租房,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680户。以沙井驿街道为试点,逐年推进整街安置、整街完成改造工作。

全面推动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将孝慈苑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全省公建民营养老试点和全省医养结合养老试点。建成运营安宁区智力障碍者日间照料站。完成1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继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合理布局教育资源。改扩建兰州市第四十五中学,加快建设华中师大安宁附属实验学校“三馆一厅一广场”。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工作,充分利用西北师大附属中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组建安宁辖区中、小学教育集团。深入开展“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评选活动。新建十里店和平社区等5个社区阵地。实施“一街一品、一社一特”群众性文体精品创建工程。建成5个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2个社区文化中心。举办第34届兰州桃花旅游节,积极做好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事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成10条健身路径。

2016年12月1日,兰州市安宁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区长雒泽民代表第十七届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2017年,安宁区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地区性财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记者张小燕

上海影像测量仪质量好

三次元光学影像测量仪

仪器影像仪

上一篇: 【推荐】兰州取消限售政策首套房商贷利率下调至40公司贷款延展
下一篇: 【推荐】兰州市政府领导班子最新分工兰州佛慈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