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共同配送激发中小物流企业创新发展力两家小公司合并的优势

物流业市场份额相对有限,导致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剧烈,而资金和设备等方面都不占优势的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大。在有限的市场寻求发展增长机会,需要着眼于资源的高效整合,以及服务品质的提升,同时需关注相关政策指向,如: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的要求;交通运输降本提效、绿色低碳发展对交通运输资源集约化利用的要求等。

共同配送模式

中小物流企业的共同特征是资金实力相对较弱、业务相对单一和集中,对上下游资源把握能力弱,信息化程度低,产业链合作不够紧密,这些都对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提倡通过资源整合和集约化利用的共同配送,以其降本提效、合作共赢的创新模式,成为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新方向。同时,在政策方面,物流降本提效、物流减碳,也推动共同配送成为必然趋势。

共同配送

也称为集中协作配送,实质是通过扩大经营规模,来降低经营成本,同时提高物流运营的效率。具体到操作上,是指将多种分散的货品拼成整车,以实现整体运输和配送。这样可以提高运输和分配效率,提高车辆的整体装载速度和车辆利用率,降低空载行驶并降低运输成本。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共同配送使运输资源得到了显著整合,减少了车辆的数量,减轻了交通拥堵,减少了排放,因而也减少了成本,实际应用价值很高。

中小物流企业实施共同配送的阻碍

共同配送虽然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小物流企业的一个创新发展模式,但中小物流企业实施共同配送,还存在着两个客观的阻碍。

1.缺乏宏观的管理调度能力

物流企业实行共同配送需要建立起一个物流配送管理中心,对物流业务进行调度。这个管理中心可能需要对跨区域、甚至是跨企业的物流全程参与者进行协调和调度。而一般的中小物流企业缺乏这样的宏观管理调度能力。

2.信息共享和协同能力不足

实施共同配送,需要高度共享物流信息数据,以使物流流程的衔接顺畅高效,因此,信息化是共同配送的基础,但目前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即使部分企业已经投入信息化建设,但也仅限于企业内部,对于多个合作伙伴之间协同配送来讲,依然无法实现全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共同配送需建立数字化协同平台

共同配送的实现,需要以数字化协同平台作为技术支撑,来达成以下几个关键功能:

使订单信息、运输信息、仓储信息有效对接,消除多主体合作中信息对接的阻碍;

通过智能配送路线规划、智能配送车型推荐、配送运价自动计算并排序、智能多点装卸货方案等功能,获得最优的配送方案,以此实现配送成本的最优化;

通过配送路径实时导航、运输车辆轨迹定位,实现配送全程的可视化监控,确保配送安全,消除不同合作者之间的不信任;

基于平台化的信息共享,做到以订单驱动业务,实现一单发货、一单查货、一单对账、一单结算的“一单到底”物流服务,做到订单全程跟踪;

通过数字平台实现即时对账结算。仓储费一键对账,上下游运费即时生成,使共同配送中各合作伙伴之间利益分配更清晰合理。

商贸物流正在向绿色、节能、智能的方向发展,物流配送的集约化、信息化程度必须提高,共同配送作为一种新兴的物流服务方式,数字技术是其实现的关键。

本文由【

指南车物流软件

】发布,助力传统物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帮助物流企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税务合规,五流合一。

(关注“指南车物流软件”获取更多物流信息)

影像仪

光学影像

自动测量仪公司

影像仪测量

上一篇: 【推荐】共同财产不要去投资公司投资公司的钱能代款
下一篇: 【推荐】共和新路街道举行银发盾牌项目表彰活动美新路公益基金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