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涉足定增市场较早、业务规模较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财通基金自2013年参与首笔定增项目起,思考从未间断,策略持续创新,产品不断迭代,规模持续领先,被市场誉为“定增王”。2022年,财通基金以153个项目参与数和281.55亿元的参与金额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1】。
基于多年定增投资实战经验,财通基金基金经理曹玉龙从项目供给、市场承压、发行折扣等多个角度剖析2022年定增市场整体情况,力求在2023年的定增市场中找到“安全边际”与“相对均衡”,通过对市场基本面、估值水平、标的供给、投资策略等多个层面的抽丝剥茧,为投资者梳理定增市场的长期投资思路。
01
2022年的定增市场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有点难”。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供给减少,发行规模和发行数量下滑明显;二是市场承压较大;三是定增折扣水平下降,折扣收益有所下滑。
02
我们认为,2023年定增投资的关键词或是“安全边际”与“相对均衡”。
03
展望2023年,定增市场压力较大的时期或已过去。结合与定增标的市值较为接近的中证1000估值PE (TTM) 水平、定增标的供给情况、定增长期配置价值等因素,立足当下,从长期角度分析,定增是值得关注的投资品种。
04
从定增投资策略角度看,个股层面可关注安全边际,配置层面力争相对均衡。
曹玉龙
:
2022年的定增市场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有点难”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供给减少,发行规模和发行数量下滑明显;二是市场承压较大;三是定增折扣水平下降,折扣收益有所下滑
。
首先,从项目供给角度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6日, 2022年发行竞价定增项目约196个,对应融资规模约3624亿元,较2021年全年5429亿元的发行规模和364个标的的发行数量下降约40%和30%【2】。具体到全年定增标的供给结构,在2022年较为震荡、多变的市场风格之下,100亿以上中大市值标的占比较2021年有所提升【3】。
发行数量上,2022年100-200亿元市值标的、200-300亿市值标的较2021年全年发行数量有一定提升,分别增长7.9%和3.8%【4】;100亿以下中小市值标的发行数量较2021年减少约10%【5】。行业方面,按证监会行业分类,“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定增项目发行数量占比较高,达到发行数量的14.8%【6】。
其次,从市场整体承压角度看,截至2022年12月6日,今年以来沪深300、中证100、中证1000、国证2000分别下跌19.68%、20.09%、16.31%、11.41%【7】。我们也注意到,中小市值指数在今年下半年表现出了一定的韧性,国证2000与中证1000表现优于沪深300与中证100【8】。
▲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2.06
最后,从发行折扣率水平角度看,截至12月6日,2022年竞价发行平均折扣为88.03%,较2021年全年的82.30%有所收敛【9】。这或许与市场整体走势较为低迷、底价与现价之间本身折扣空间受到压缩有关。
总结2022 年定增市场的特点,大盘环境其实压力比较大,折扣也收敛得比较明显。但定增整体的表现要比想象中的要好一些,市场显现出很强的韧性。
曹玉龙
:
我们认为,2023年定增投资的关键词或是“安全边际”与“相对均衡”
。
第一,
宏观层面和市场层面上
,我们认为影响A股市场的主要因素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市场情绪有望修复。主要包括三个变化:地缘冲突边际影响逐步缓解;美联储加息或处于周期末端;在政策优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复苏的力度值得期待。从市场基本面的角度看,
定增投资压力较大的时期或已过去
。
▲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2.02
第二
,估值层面上
,与定增标的市值较为接近的中证1000估值PE (TTM) 正处于近五年的24.22%分位,整体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10】。
▲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2.13
第三,
标的供给层面上
,2022年发行数量下滑较多,而新一年的定增储备项目较为充裕,或正处于蓄势待发阶段。
第四,
定增长期配置价值层面上
,回溯过去,我们发现定增在较长时间内表现出一定的弹性及韧性,这种韧性或体现在市场相对承压年份。具体到定增标的的筛选上,我们认为,
2023年可关注定增标的的安全边际
,可以从基本面、行业景气周期、折扣水平、估值水平等维度评估定增标的的安全边际。同时,我们仍然认为,
2023年的定增投资可以从行业、个股、风格等维度保持“相对均衡”的配置,着眼长期,静待花开
。
数据来源:【1】同花顺iFinD,截至2022.12.04。【2】Wind,截至2022.12.06。【3】Wind,截至2022.12.06,2022年(至12.06)发行日市值100-200亿的标的占总发行量比重为22.4%,200-300亿的标的占总发行量比重为10.7%,300-500亿的标的占总发行量比重为8.7%,合计41.8%;2021年(全年)发行日市值100-200亿的标的占总发行量比重为14.6%,200-300亿的标的占总发行量比重为6.9%,300-500亿的标的占总发行量比重为9.6%,合计31.1%,故“100亿以上中大市值标的占比较2021年有所提升”。【4】Wind,截至2022.12.06,发行日市值100-200亿的标的2022年(至12.06)较2021年(全年)变动额为+7.9%,发行日市值200-300亿的标的2022年(至12.06)较2021年(全年)变动额为+ 3.8%。【5】Wind,截至2022.12.06,发行日市值100亿以下的标的2022年(至12.06)较2021年(全年)变动额为-10.4%。【6】Wind,截至2022.12.06。【7】Wind,截至2022.12.06。【8】Wind,截至2022.12.06,今年下半年以来(2022.07.01-2022.12.06),国证2000涨跌幅为-0.34%,中证1000涨跌幅为-4.17%,沪深300涨跌幅为-11.52%,中证100涨跌幅为-13.08%,故“国证2000与中证1000表现优于沪深300与中证100”。【9】Wind,2021年选取2021.1.1-2021.12.31,2022年选取2022.1.1.-2022.12.06,折扣=发行价/增发日收盘价。【10】Wind,截至2022.12.13。
风险提示:定向增发的投资情况并非投资组合的投资情况,定向增发的盈利情况并非投资组合的实际盈利情况。定向增发的盈利情况仅为公司根据历史数据,假设限定条件统计和计算出来的结果,但投资组合的实际投资业绩受证券市场走势、定向增发项目的参与、获配和变现情况,其他投资标的损益、运营成本等因素影响,与定向增发的投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亦存在定向增发投资盈利,但投资组合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定增过程存在一系列特有风险,如股价波动风险(锁定期内及锁定期届满后)、锁定期风险、展期风险、投资顾问或财务顾问风险、集中度风险以及不能灵活调整组合的风险。定增量化对冲策略需关注策略模式失效风险,使用“风险配平组合”存在不能有效复制指数的风险,且构建“风险配平组合”过程以及与采用股指期货对冲之间存在时间差,需要承担股票市场波动的风险。基金“固收+”等具体策略的采用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产品策略仅供参考,不构成实际投资承诺和保证,具体投资策略运作,以产品定期报告为准。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提及板块及行业仅代表基金经理看好行业,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不代表基金真实持仓情况,文中市场判断不对未来市场表现构成任何保证,历史情况仅供参考;文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基金管理人力求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文中观点不对未来市场走势构成任何保证。市场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不代表基金真实持仓情况,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产品的法律依据。指数业绩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任何承诺和保证。我国股市运作时间较短,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