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日前,北京科侨公益基金会成立大会在京举办。会上,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海外联谊部部长曹江河代北京市民政局行政审批处向基金会理事长赵同标颁发《基金会法人登记证书》,宣告北京科侨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
北京科侨公益基金会发起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表示,归侨科学家等科技工作者秉承初心,捐赠出个人科研成果转化所得,发起成立了北京科侨公益基金会,撒播下一颗公益种子。如今,这颗种子已经在中国侨联、北京市侨联、怀柔区的支持与指导下,在基金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萌芽,期待基金会在支持前瞻性引领性研究,支持罕见病与疑难重症研究,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发展路径,发挥积极作用。
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苏泳宣读了北京科侨公益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监事名单,全体理事、监事现场获颁聘书。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包括9名理事及2名监事,理事构成多元化,由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与资深公益专家等不同专业领域背景的人士组成。
会上,基金会理事胡宝洋介绍了基金会2022年拟资助的公益项目,并重点发布了罕见病渐冻症(ALS)药物研发项目。本项目将资助ALS的基因治疗药物研发,计划在3-4年的时间内,把药物推到临床试验阶段,希望能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给中国的十余万ALS患者及其家庭带去希望。
据了解,北京科侨公益基金会是由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慈善组织。基金会以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通过资助公益项目,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基金会业务范围:(一)资助基础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及科学普及的公益项目;(二)资助困难患者就医、困难学生就学;(三)资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损害的救助。(经济日报记者 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