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政府军与俄罗斯雇佣兵。(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7月12日《南方周末》)
在和平发展的国际背景下,派遣大规模军队干涉他国内战极其敏感,以雇佣军代替正规军出境,成为一种机动灵活的选择。
“我们很快就会见面的——到时候我会紧紧地抱住你。”离开俄罗斯前,23岁的伊万·斯里施金在社交网络对他的未婚妻克里斯蒂娜留言。克里斯蒂娜没能等到这一天,一年后的2017年2月,身处叙利亚的伊万被一名狙击手射杀。
伊万并不是俄罗斯军人,而是私人军事服务公司“瓦格纳”(Wagner Group)的一名雇员——所谓的“私人军事服务公司”(PMC),就是俗称的雇佣军。
这些“军事服务公司”,在局部战争中颇受青睐。一方面能够替代雇主国士兵伤亡、减少国内反对意见,另一方面,其非官方性质赋予其极高的灵活性。据联合国介绍,2012年,美国国防部在这些“合同工”上花费了440亿美元。
近年来,国际局势动荡,利比亚、乌克兰、叙利亚等国相继爆发内战,这些大国角逐之地,也成为雇佣军们的竞技场,像瓦格纳这样的雇佣军组织,为世人揭开了叙利亚内战的另一面。
“他们签署了保密协议,一切都是秘密”
叙利亚战场上,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美俄两国政府头上,双方都担心,局部冲突会产生蝴蝶效应。尽管美俄各自都派出了军事人员,援助彼此支持的势力——库尔德人武装与叙利亚政府军,但双方都小心翼翼,避免两国军人直接交战。
然而在2018年2月7日,在叙利亚东部的代尔祖尔地区,美库联军与叙利亚政府军爆发了小规模的冲突,在俄制坦克T-72、T-55的协同下,约500名亲政府武装与美库联军交火,冲突持续了4个小时,最终美军士兵呼叫了空中打击。美库联军称,冲突造成了100名以上亲政府武装的伤亡,而美库联军伤亡微乎其微。
俄罗斯官方声称,这场冲突没有任何俄军参与,但是一名美军高级军官向媒体透露,通过无线电窃听设备,他们听到了大量的俄语对话。
捷克媒体则公布了一段俄语电话录音,里面说道:“那群美国佬……他们先是用大炮轰我们,然后他们的飞机射得我们像旋转木马般乱窜……他们把我们逼到了地狱里头。”
据各方媒体和专家推断,俄美双方的陈述可能并不矛盾,这次冲突中有“瓦格纳”雇佣兵。
雇佣军的历史由来已久。二战结束后,雇佣军的地位被国际法所限制,如《日内瓦第一附加议定书》就明确规定,战争当中的雇佣军不享有战俘权利。在这种背景下,雇佣军逐渐转型为“私人军事服务公司”。
转型后的私人军事服务公司业务,包括私人保镖、训练顾问、海上护航,甚至运输物流等,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都能够聘用,它们最为受人关注的业务还是直接参与战争。
“瓦格纳”创立于2014年,据位于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媒体丰坦卡(Fontanka)披露,它的创立者德米特里·乌特金曾在俄军“乌格鲁特种部队”担任旅长。2013年,退役后的乌特金曾短暂地加入过雇佣兵组织“斯拉夫军团”。而“瓦格纳”正是乌特金曾经的代号。
据丰坦卡统计,目前有近2500名瓦格纳军事人员在叙利亚活动。与大众所认知的雇佣兵形象不同,他们并不都是冷酷、专业、唯利是图的“职业战士”,其中大多曾经有过短暂的服役经历,在退役后为了生计铤而走险。
伊万·斯里施金便是其中一员,他来自乌拉尔山区小镇奥焦尔斯克。2017年,他在叙利亚沙尔油田一带被狙击手击中头部,当地媒体Znak的记者出席了伊万的葬礼,伊万的墓碑上刻着他戎装举枪的画像,墓碑四周堆满了花圈。
伊万曾应征参加俄罗斯在车臣地区的战斗,归来后,为了筹措与未婚妻克里斯蒂娜结婚的资金,他报名加入了瓦格纳——伊万曾经的同事告诉俄罗斯媒体RBC,瓦格纳开出的薪酬是每月25万卢布(折合约2.6万人民币)。
伊万在瓦格纳的细节,克里斯蒂娜几乎一无所知。“他什么都没跟我说,因为他们签署了保密协议,一切都是秘密。”她对RBC说。
类似的情况还有亚历山大·卡辰科夫——他是一名退役老兵,曾于1989-1991年在苏军服役。从亚历山大家中丰坦卡获得的一份他所填的问卷显示,参加“瓦格纳”之前,他处于“失业”状态。
他在2015年12月加入瓦格纳,在叙利亚战场中负责后勤工作。“他去叙利亚,是因为‘有孩子要养’。”他的妻子对丰坦卡说。在问卷中的“兴趣”一栏,亚历山大喜欢“陪家人一起拼拼图”,但他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他在2016年3月的帕尔米拉战役中阵亡。
如果说政府军是在正面战场进行大规模会战,那么瓦格纳更多的则是在打“经济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从恐怖分子以及其他势力手中夺回一个又一个的油田。
然而,他们面临重重困境。
“比方说,你费尽力量把一个高地打下来,然后把它交给叙利亚人,”一名瓦格纳指挥官对媒体RFE/RL说,“到了第二天早上他们就已经把地盘给丢了,然后你又要重新把它夺回来。”
与正规军相比,这些雇佣军往往面临着物资短缺、装备过时的问题。其中一名士兵在卸载一箱迫击炮弹时,发现木箱上居然写着“1986年”。“想拿起一个箱子,结果箱子烂了,手上只拿着一个把手。”这名士兵回忆道。
每一名瓦格纳战士都清楚,这是一场没有葬礼的战争——如果你不幸落到了恐怖分子的手里,你就会被折磨到死。在2017年10月,ISIS通过旗下的媒体公布了两名瓦格纳雇佣军的视频,其中的一名右眼已经没有了眼珠。
复杂地缘局势下的最佳选项
从表面上来看,瓦格纳受雇于叙利亚政府,俄罗斯官方也抱持“无可奉告”的态度。俄罗斯法律禁止国内出现任何雇佣兵组织。《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359条清楚写明:“任何招募、训练或资助雇佣兵的行为,将会被判处4到8年的监禁。”在成立雇佣兵组织都非法的情况下,就更不要说由官方来使用雇佣兵了。
但是,据丰坦卡调查,“私人军事服务公司”瓦格纳在俄罗斯的村庄莫尔基诺设有训练营。“巧合”的是,这里同时也是乌格鲁特种部队第10特别用途旅的驻地。
对于“保家卫国”式的战争,俄罗斯从来不吝牺牲,可对于没有核心利益的遥远战争,民众的脸色就不那么好看了。勃列日涅夫发动的阿富汗战争,曾经使苏联承受严重损失,苏联付出了10年的时间和将近7万人的伤亡,最后却一无所获。
据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数据,93名俄罗斯士兵在叙利亚战场上丧生。丰坦卡的调查指出,单单是确认身份的瓦格纳阵亡人员已达73人,而另一个位于莫斯科的调查机构冲突情报团队(CIT)则估计,有150名以上雇佣军阵亡、多达900余人受伤。
在当前复杂的地缘局势面前,使用瓦格纳这样的雇佣兵组织,最直接的优势,在于缓解民众的厌战情绪。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陈立表示,在目前国际法的框架之下,派出正规军干涉别国内政会受到很大的争议。“而雇佣军则不属于国家的武装力量,因此在派出部队时拥有国家武装力量所不具备的便利。”
“有了瓦格纳,就多了一支可以部署的力量……而且当他们阵亡时,他们并不会被政府公布。”布拉格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马克·加莱奥蒂说。
事实上,早在乌克兰危机中,瓦格纳的身影便已出现在战场。在收回克里米亚后,俄罗斯面临着被国际孤立的危险。在此之后,乌克兰东部以俄罗斯族为主体的地区纷纷武装独立,在这个时候出兵支援当地武装显然不合时宜,但以雇佣军代替正规军的话,事件的敏感性便大大降低。
在今年2月与美军的冲突中,这个优势被再一次证明。如果与美军发生冲突的是俄罗斯正规军的话,这将会是自越南战争结束后五十多年以来,美俄军队第一次交火。但由于参与冲突的只是雇佣军,事件的严峻性被降到了最低。
除此之外,雇佣军组织的存在,还在客观上起到了消化俄罗斯退伍军人的作用。据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在2017年发布的《军力平衡》报告,目前俄罗斯有着约101万现役军人,每千人中现役军人数量是中国的4倍以上。自苏联时代积累下来的大量退伍军人,对俄罗斯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这些军人曾经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而且相当一部分在车臣等地拥有一定的作战经验,但这些经验却在平民生活中毫无用处,而雇佣军组织的存在无疑是一石二鸟。
一名瓦格纳士兵对RFE/RL表达了他的想法:“有传言说其实瓦格纳是一个‘绞肉机计划’……这些人(士兵)就像是面包中的酵母,是社会的麻烦。但在叙利亚,你可以让他们对国家做贡献的同时,摆脱掉这些酵母。”
在叙利亚私人军事服务公司的雇佣兵。(资料图/图)
战场上的“幽灵”
在叙利亚战场上,瓦格纳可能是曝光度最高的私人军事服务公司,与其不同的是,大部分活跃在叙利亚战场中的军事服务公司,主要从事支援性的工作,从后勤保障、要人保护、军事训练到战争宣传、翻译、人员招募等,业务非常广泛。
在长达7年的内战当中,叙利亚渐渐成为了这一类“军事承包商”的温床。
其中,最早进入叙利亚的或许是“斯拉夫军团”(Slavonic Corps)。尽管这个组织的注册地在香港,但其大部分人员都来自俄罗斯。2013年9月到10月,一共267名由“斯拉夫军团”聘用的人员进入叙利亚。
这些雇佣兵被告知将会受到叙利亚政府的直接领导,工作的主要内容则是保护叙利亚的油田。在到达叙利亚后,他们收到的命令则是从极端分子手中夺回油田,获得的装备也跟事先承诺的大相径庭。最终,他们的第一场战斗也是最后一场战斗——他们被彻底击溃了。事后,若干名“斯拉夫军团”高层被俄罗斯官方拘捕。
聘用军事服务公司的,并不止叙利亚一方。
一名代号“卡伦”的法国雇佣兵曾接受美国媒体VICE的采访——他为叙利亚反对派作战,并扮演战术顾问的角色。他随身带着一把AK-47,单肩包的挂带上绑着一只泰迪熊玩偶。“它能够提醒我这场战争背后的孩子们。”卡伦说.。
极端主义势力也有他们的“军事服务公司”。在YouTube等网络平台上曾一度出现关于叙利亚反对派的宣传和征募视频,它们出自“军事承包商”马尔哈马(Malhama Tactical)。与瓦格纳不同,马尔哈马人员要精简得多,而且主要负责战争宣传、军事训练、战术咨询等工作。他们与叙利亚反对派“沙姆解放组织”合作。
聘用“私人军事服务公司”的,当然还有美国——美国素有在战争中使用军事服务公司的传统。“军事服务公司之于美国军队,就像美国运通(旅行支票公司)之于美国人,”雇佣军专家大卫·艾森伯格评价道,“没了它就不敢离开美国。”
据美国国防部在2018年4月公布的一份报告,目前美军在叙利亚与伊拉克一共部署了5508名“军事承包商”。分别用于后勤(31.2%)、交通与建设(16.4%)与翻译(15%)。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这些“军事承包商”直接参与了一线战斗。
雇佣军的存在,伴随着极大的争议,由于缺乏与正规军同样力度的监管,战争中的丑闻,元凶都是雇佣军,最为臭名昭著的莫过于美国的黑水公司(Academi)。
2003年,驻伊拉克美军曾经爆发了虐囚事件。据调查,所有虐囚事件中,由黑水公司雇员为主的军事承包商占比36%,最终美国法院以享有豁免权为由,驳回了对他们的指控。而在2007年,黑水公司雇员在巴格达的纳苏尔广场对伊拉克平民开枪射击,造成了17人死亡、20人受伤,这一系列事件在伊拉克国内激起轩然大波。
俄罗斯国际关系委员会分析师阿列克谢·克列布尼科夫认为,瓦格纳对于俄罗斯而言也是一把“双刃剑”。然而“莫斯科会尝试对瓦格纳加强控制,以防止它做出任何有损俄罗斯的举动”。
雇佣军就像叙利亚战场上的幽灵:他们若隐若现,却又如影随形般地出现在战场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