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A股以微跌的行情收盘,未能扭转昨日的大跌局面。
10月24日,整个市场高开低走,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三大指数均下跌超过2%。此外,还有超3874只个股下跌,占比达到了78%,又是满屏的绿油油。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0.25)
正如小安曾和大家分享的那样,
A股的磨底时刻,反弹并不会一蹴而就。
而这种行情往往甚是磨人,在走出低谷前,往往都伴随市场的来回反复。
持基彷徨时,不妨看看这几幅图,或许能带给大家一些宽慰。
1.3000点下持基胜率或许更优
时隔12天,上证指数继10月12日,于10月24日又迎来了今年第三次跌破3000点。
但纵观整个上证指数来看,也只是无数“浪花”中的一环。
2014年12月8日,上证指数在2008年神坛跌落后再度回到3000点之上,此后有541个交易日收盘点位低于3000点。
(数据来源:华安基金,Wind,截至2022.10.24,持有不满365天数据不纳入样本,横轴为买入日)
数据回测发现,在上述日期买入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并持有365天,样本共533天,正回报天数占比达99.62%(仅2个交易日收益为负,最差收益-3.14%),收益率均值+32.53%,中位值+36.38%。
2.回调时长还要多久?
震荡回调究竟还要“盘”多久?
往往也是基民朋友关注的焦点,但未来的行情谁也没法做到准确的预测。
(数据来源:华安基金、Wind,统计区间为2005.01.04-2022.10.19,2022年10月19日持有偏股混合型基金1年的滚动收益,是指该指数在2021年10月19日—2022年10月19日的涨跌幅。)
以史为鉴,在调整时长的周期方面,持有偏股混合型基金1年的滚动收益曾有3次在负收益区间停留较长的时间
,分别是2008年6月~2009年6月、2011年9月~2012年12月、2018年7月~2019年5月,时间跨度为12个月、16个月和11个月。
而此轮的行情自2022年1月起,偏股混合型基金的1年滚动持有收益率已经停留了约10个月,结合此前的底部时长来看,现在震荡的局面或正在接近尾声。
3.破净率已达历史高位
作为衡量市场底部区域重要的指标之一,破净率往往与大盘的走势高度相关。在磨底区间破净率往往会大幅提升,而后市场会迎来一波不小级别的修复。
(数据来源: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截至2022.10.10,破净指的是个股股价跌破净值资产值,即股票的收盘价第一每股净资产价格的情况。)
从今年4月底的行情来看,当时市场破净率超10%,而后大盘迎来了长达3个月的大幅反弹。
更早的2005年6月、2008年10月、2019年1月等时间点,破净率都是一度超过10%。整体从历史上六次市场的底部区域来看,破净率中值为12.0%,中位数为11.2%。
截至10月24日,A股沪深两市共414只个股破净,破净率为9.49%,处在历史的相对高位。
4,大类资产轮动趋势尚存
正所谓“花无百红日”,特别是在A股的大类资产配置中,没有单一资产可以一路躺赢。
(数据来源:华安基金,Wind,2008.01.04-2021.12.31)
从过往的年度数据来看,A股大类资产轮动效应一直都存在。
比如,2020年中概股还高居榜首,转眼2021年就“退居最尾,遗憾落败”。
暴跌之下,心态难免失衡,但还是要冷静应对逆境,尽量忘掉那些不可逆转的损失,变被动为主动,把握市场机会。
分散投资,做好资产配置,以权益类标的为矛来进攻,配以固收类标的为盾来防守。雨露均沾下,以时间换空间,博取长期收益。
5,A股热门行业走到哪了?
10月中旬以来,A股“比惨二人组”医药和信息技术终于迎来了反弹。但从A股深挖的几大热门行业来看,深度回调的局面依旧没能破局。
但另一方面,对于长期基本面向上的品种,超跌(估值便宜)决定了短期内向下的基本面相对有限。
一旦相关行业迎来正向边际刺激,在基本面符合预期、情绪高涨等多重因素提振下,或许会迎来反弹行情。
(数据来源:以上赛道相关数据分别选用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中证800消费指数、中证新能源指数、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中证军工指数、中证医药卫生指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中证信息技术指数,截至2022.10.18)
写在最后
市场先生经常不按常理出牌,容易将投资者的情绪演绎到极致。
A股市场也向来不缺乏波动,但缺投资者一颗“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心态。
市场回调正是考验人性的时刻,倘若手里抓着优质标的,盯盘又难受,不敢去看净值,那就关电脑、拔网线,物理止损,其余的交给时间。